(资料图)
未来的医疗体验将会如何?机器人能够为患者问诊、拍片甚至做手术?随着数字医院、智能医疗终端、AI大模型、元宇宙医疗的出现,都在推动着想象成为现实。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健康高峰论坛上,来自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以“AI变革未来健康”主题,展开一系列讨论,“AI大模型+医疗”成为本次论坛焦点。复旦大学校长、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论坛上表示:“现代医学、生命科学、工程科学高度交叉融合,促使医学模式从工程医学演进到智能医学。”其中,AI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。围绕着算力、模型、数据三要素,未来医学将迎来医疗数据、AI医疗大模型、元宇宙医疗、未来数字医院、智能医疗终端五大变革,实现新阶段的跃升。金力提到,智能手术机器人、智能康复机器人、脑机接口等智能医疗终端设备,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高地。在医药研发方面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介绍,AI大模型提供了临床语言模型、生物语言模型、化学语言模型等全新工具。“这些工具的应用将推动药物研发进程变得更快、更有效、更精准。其结果不仅有望缩短药物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推广周期,还可能为临床治疗开拓更多可能性。”AI可以在医疗行业多个流程中发挥价值,如问诊、医疗报告生成、初步筛查、医疗影像的辅助诊断等。通过大规模的医疗历史数据进行训练,AI大模型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,更有望带动医药研发、疾病预防、健康管理等全链条的创新变革。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表示,根据GE在全球范围内的调研显示,中国医生对AI决策技术的使用信心度最高。未来3年,有74%的中国医生觉得AI技术可以提高运营效率,而美国只有40%;69%的中国医生认为,人工智能能实现更快健康干预,在美国是50%;68%的中国医生认为,AI技术有助于减少医疗服务的差异,美国是39%。“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,中国能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。”张轶昊认为,未来,在中国发展AI诊疗辅助技术的机遇“非常非常大”。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表示,接下来,上海将不断强化人工智能产业源头创新,积极推动打造张江科学园中国药谷、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未来健康产业先导区,发挥引领示范作用;将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,加速推进核心算法的开发,开发适用于生命科学问题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模型。会上,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、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、科大讯飞等10家单位联合发起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标准研究,将共同创建一套符合医疗健康行业需求的标准体系,确保大模型的应用在医疗健康领域不断产出成果。“当前,AI大模型在医疗服务、运营管理、传统医学、科教研等领域已有不同程度的探索。”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副所长闵栋说,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积极支撑国家部委开展医疗健康AI大模型相关工作,构建医疗健康AI大模型标准框架,并创建了医疗健康AI大模型产品实验室,助力医疗健康行业在发展中规范、规范中发展。同时,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、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、上海张江(集团)有限公司在会上正式启动共建智能医学产业合作中心,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雷介绍,合作中心将围绕智能医学重点领域,依托现有的临床、研发、资金、空间与人才资源,加速智能医学领域的新技术、新应用、新模式等实现商业化落地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