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用大模型重塑自己,钉钉必须快

2023-04-21 15:57:43

来源: 资鲸

文/王慧莹 陈秋晓 


(相关资料图)

编辑/子夜 

在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面世一周后,钉钉迅速接入,打造中国版“Copilot”。

4月18日,在钉钉2023春季钉峰会上,钉钉总裁叶军现场展示了在大模型加持下,一条“斜杠”就能唤起的智能化魔法世界:钉钉提供10余项AI能力,覆盖群聊、文档、视频会议和低代码应用开发等。

这意味着,钉钉将全面走向智能化,变为智能协同办公平台和智能应用开发平台,也变得更加简洁。

据叶军介绍,接入大模型后,用户可以在钉钉上完成从沟通到协作、从创意到实现、从管理到决策的全流程。

实际上,同一天,国内协同办公市场十分热闹。除钉钉外,WPS、印象笔记、百度“如流”纷纷宣布,要接入AI大模型。

将大模型技术在业务端落地,并公开展示,钉钉抢到第一张协同办公市场的船票,跑在了前面。即便是在阿里内部,钉钉也是接入通义千问的第一支业务团队,因此目前可独享大部分资源。

道理很简单,协同办公是大模型落地的绝佳场景,场上玩家都在盯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在新机会面前,谁占领先机,谁就能最先占领客户,抓住第一波市场需求。

眼下,钉钉正在用大模型重塑钉钉。但无论怎么变,钉钉最终想要的都是一个更清晰的商业路径。当成为智能办公协同平台后,钉钉或将吸引一批高质量的付费用户,而随着用户习惯逐渐养成,商业化便水到渠成。

更重要的是,大模型+钉钉,给钉钉带来的不只是协同办公的机遇,也是钉钉在其他领域突围的机会。

在发布会上,钉钉还亮相了钉钉个人版,并介绍了搜索、AI助理等多个使用场景。未来,在大模型的加持下,钉钉正朝着一个触达高效的“超级APP”走去。

就像叶军曾提到的,“用大模型重做一遍钉钉,我们的决心是非常大的。”

1、魔法棒解放打工人?

“原来需要自己伤害脑细胞的事情,得习惯让钉钉帮你先想一想。”钉钉总裁叶军在36氪专访视频《四问钉钉》如是说道。

这背后,是大模型浪潮下,钉钉在协同办公领域的一场自我重塑。

4月18日,钉钉2023春季钉峰会上,钉钉宣布正式接入阿里云语言大模型“通义千问”、全面走向智能化,并进行了其AI能力的现场演示。这是国内大模型落地办公协同软件后的首次现场演示。

从现场演示中我们看到,用户若想在钉钉中唤醒人工智能,仅需要输入一个“/”符号。

这道斜杠调动的功能集中在生成创作、摘要提取和应用开发三种类型上;首先覆盖的是文档、视频会议、群聊和应用开发四个场景。钉钉表示,这是经过团队仔细筛选的四个用户量最大的场景。

首先,“/”会按要求智能助手创作出不同风格的文案、图片或者表情。比如,用户在“/”后输入要求“脑暴5个适合凤梨鲜果茶的小清新名称”,钉钉便会迅速生成相应产品名称和文字简介。

钉钉智能生成产品名称,截图自钉钉现场演示视频 

其次,在群聊、协作文档、视频会议等场景中,“/”可以快速生成摘要、并延展至支持创建待办等,减少了用户处理海量碎片信息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消耗。比如,新加入工作群聊的同事,面对已有的大量聊天信息无需“爬楼”,输入“/”后即可获取摘要,并直接生成待办或预约日程。

钉钉总裁叶军提到,“/”基于大模型的智能摘要能力又分为两个维度,一个是以人为维度的摘取,按照日程沟通的逻辑对群聊、会议信息进行整理,以便快速了解内容;第二个则是基于内容本身的观点抽取,对内容进行一二三四的罗列,并提取出关键词等,加深用户对信息的理解。

最后,“/”还能够基于自然对话、图片或文档资料等,学习生成投票、表格等低代码应用。以往用户想在群聊中发起表决投票,往往需要借助小程序、甚至低代码开发等,繁琐且费时;而现在用户可直接在钉钉中输入“发起一个投票”的指令,投票程序便会快速生成。

又如门店管理者在线下看到一张意见收集表,希望能够形成线上版本,便可直接拍下来,钉钉通过OCR和大模型的结合,能进行识别、理解和推理,直接生成在线表格,还能进一步根据用户的反馈,对表格进行扩充和修改。

在过去,这些功能不是不能用,但有的需要用户寻找不同的入口和路径,有的则需要进行特定开发。而现在,用户只管提需求,输入“/”后便可直达功能。

叶军将用户输入需求、斜杠调动AI完成任务的过程,分别概括为咒语和魔法棒。这背后是钉钉对生产力工具的重新思考——如何将人工智能与工作流程在同一个软件中有机整合,如何在相应场景中能简洁、快速地按需调动AI能力?

钉钉给出的答案便是这条斜杠。

目前,大模型与钉钉的结合还需要进一步训练、优化,尚无法处理较为复杂的资料,如字数较多的文档或者方言,暂无在现场演示的功能和场景,叶军也直言“担心翻车”。

不过,人机交互方式的变化会持续发生,未来甚至不再需要借助菜单和导航。从底层来看,SaaS、PaaS和IaaS这三层都会被绕过,AI将直接调动MaaS模型。

而在如此革新的变化浪潮中,钉钉的现场演示还仅是个开始,之后比拼的就是速度了。

2、钉钉必须快

钉钉的速度足够快。

这距离阿里巴巴CEO张勇在阿里云峰会正式推出大模型产品“通义千问”,只过去了一周时间。

从0到能进行现场演示,钉钉与大模型紧密结合的时间仅两个多月。在阿里所有产品中,钉钉是最先落地“通义千问”大模型的。

之所以能最快落地、实现与大模型能力的快速对接,是因为钉钉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所积累。自身算法能力与“通义千问”大模型预训练的集合,才给了钉钉如今进行现场演示的机会。

钉钉对自身算法能力的训练,可追溯到2020年“云钉一体”战略。该战略旨在将云的算力输送到钉钉的界面上。过去两年,钉钉做了大量工作来连接云的底层能力,包括跟账号体系、权限体系,计费体系等对接。云算力为钉钉提供大模型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此外,钉钉庞大的个人和企业用户群,则为模型训练准备好了丰富的数据和场景,包括教育业、制造业、政务系统、医疗业等。

叶军表示,动作如此之快,是为了“独享大部分资源”,免去和高德、淘宝、天猫等其他阿里系产品内部竞争、排队等待的时间。

而从外部行业的角度来看,钉钉的快,更是因为大模型重塑办公领域已是大势所趋,不少办公软件已经看到其必要性并加入竞争,争取赢得先发优势。

此时距离3月17日微软将GPT—4应用于Microsoft 365 Copilot中也不过一个月时间,但大模型在协同办公领域的落地,已经吸引了WPS、印象笔记、百度“如流”、飞书、钉钉等国产办公软件玩家的加入。同时,也还有石墨文档、腾讯文档在内的多款协同办公产品,正在观望和测试。

业内玩家都蠢蠢欲动,是因为大模型落地协同办公有其必要性。AI大模型解放打工人、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工作质量是显而易见的,当其更全面渗透到写邮件、改报告、数据分析等基础工作中时,会为整个行业带来升级效应。

目前,各家协同办公产品借助大模型来实现的功能各有侧重,但从进度来看,是相对接近的。

在钉钉宣布接入千问大模型的同一天,百度、金山WPS、印象笔记均宣布接入人工智能。

其中,百度是将自研大模型文心一言接入内部效率工具“如流”,在文案创作等常规AI功能外,主打智能编写代码的产品特色。

金山办公则通过推文的形式宣布了WPS AI的上线,着重提供写作场景的AI功能,如润色改写、翻译、续写等,放在金山文档“轻文档”的场景下实现。

WPS AI操作演示,图源金山办公微信公众号

印象笔记将其AIGC能力命名为“印象AI”,主打协作体验的智能化,强调“全面可用”。具体来看,印象AI接入的是印象笔记下的全线产品,涵盖场景超过20个,包括印象图记(思维导图)、收藏家、扫描宝等。

更早前的4月11日,飞书也宣布推出AI助手“My AI”,同样嵌入在线文档、日程安排、会议等办公写作流程。

除了印象笔记外,上述办公产品都暂未开放大模型的公测。叶军认为,“在通用领域都差距不大,是由于适当的操作模式和逻辑本来就是通用的,也是很好的。”

而后期能产生差异化的关键,在于企业的研发灵活度和市场理解力:企业的原有优势,会导致最后成长出各异的产品形态来。谁能更精准地抓住第一波需求,并实现客户的转化,未来商业化也就更有优势。

3、不只是协同办公,钉钉想要的还有更多

“未来一年,钉钉所有场景都将进行智能化改造,生态伙伴也会陆续接入,钉钉要all in智能化。”

随着ChatGPT引领的大模型浪潮来袭,智能化是必然趋势,钉钉想要的不只有协同办公,而是覆盖更多场景的智能化。

在这样的基调下,除了斜杠魔法棒的推出,本次钉峰会的另一个亮点是,钉钉个人版首次亮相。

具体而言,钉钉个人版是钉钉面向个人用户、小团队用户、高校用户群体的轻量版本。据钉钉方面介绍,钉钉个人版将以AI服务为核心能力,融合通义千问大模型的能力,比如通过对话查询各类知识、辅助创作各类文案、图片,甚至电商海报等,让钉钉更加简洁。

的确,在追求高效、简洁的产品体验上,曾经的钉钉并不完美。面对协同办公赛道的激烈竞争,钉钉的覆盖规模和用户数量是行业头部无可厚非,但由于很多业务的重叠、功能的覆盖,钉钉越来越复杂。

在现场,叶军举了一个例子。有很多人向叶军抱怨,“不穷,我们就上来开个会,你非得让我们先注册一个企业,烦死了。”

钉钉个人版的出现,解决了这一难题。用户可以在钉钉快速切换企业版和个人版,“马上能够开会,马上能够使用阿里云盘把个人资料存回家,” 叶军介绍道。

钉钉个人版,图源钉钉微信公众号

而钉钉这样的转变思路早在上个月就已经体现。3月,钉钉全资收购了协同办公厂商“我来wolai”。收购完成后,我来wolai团队将负责智能化协作文档的研发,和个人版文档的产品设计。

需要了解的是,作为一款笔记产品,“我来wolai”是国内最早的“类Notion”产品。

对于Notion,协同办公市场已经很熟悉。这款集成了笔记、知识库、数据表格、看板、日历等多种功能的产品,提出的“All-in-One”产品思路,是近年来协同办公平台的一大潮流,即通过一体化的工具完成人们在工作中所需要的一切,最大程度解放生产力。

实际上,这是“云钉一体”后钉钉思路的延伸。2020年,因“云钉一体”战略并入阿里云后,钉钉开始一系列战略转向,其目标变成了要做云上的“微软Office”。收购我来wolai,正是对产品功能、体验上的补足。

对于钉钉而言,围绕我来wolai,接入大模型,带来的不只是协同办公的机遇,更可能是钉钉在其他领域突围的机会,尤其为商业化铺路。

正如叶军提到,比如在教育领域,由于学校预算不足,以往钉钉进校业务开展得并不顺利。但钉钉个人版可以吸引对效率有要求的教师,他们更愿意用智能化产品“解放”自己。

钉钉落地智能校园,图源钉钉微信公众号

值得一提的是,接入大模型后,AI助手的出现让钉钉完成了从单纯协作办公APP向协作类“超级APP”的转变。

在钉钉上,打车、订餐、买机票等一系列个体化行为,都可以借助“AI助手”完成。据叶军介绍,这项功能目前已经接入量的第三方SaaS平台,比如携程、美团企业版;在内部,也有TMC商旅管理平台:飞猪、高德打车、饿了么。

可以看到,当下,国内协同办公市场红海一片,钉钉虽然有用户规模的优势,但竞争对手们的势头也不容小觑。

更重要的是,各大厂商的竞争重点已经从用户规模转移到商业化上。钉钉+大模型的组合拳,让钉钉更简洁高效,或许能为钉钉在激烈的协同办公市场,尤其是商业化尝试,寻找到更多的可能。

中国协同办公市场的AI大模型军备竞赛在Copilot出现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。钉钉率先拿到了入场券,但未来,当各家产品都落地时,钉钉面临的仍是一场关于硬实力的比拼。从快到稳,钉钉仍需要重塑自己。


关键词:

最新新闻
回顶部